優(yōu)秀廣告文案的重點就是是否走心
來源(廣告買賣網) 作者() 閱讀() 時間(2015/10/9 11:40:30)
筆者首先要進行說明,廣告和文案其實是一個講究經歷和經驗的工作,也就是說首先你必要有沉淀,經歷過很多事情懂得很多道理,其次需要方法。
方法就是干廣告的專業(yè)技術,掌握這個需要完整的專業(yè)知識體系和結構,這需要實戰(zhàn)中獲得經驗值的積累。
但是這幾天很多人問我如果沒有經驗怎么辦,第二個方法就是看專業(yè)書,從書上學習別人的經驗。
一套完整的專業(yè)知識體系對于廣告這種手藝活是很有必要的,否則根本無法指導你的工作,關于看什么書我曾經寫過一篇廣告人應該讀的18本書,感興趣可以去找來讀讀。順帶提一句,我那本梳理價值體系的書,十月中旬就能寄了,勿念。
接下來回到正題。為什么我要說,走心文案的靈魂是洞察?
舉個很簡單的例子,現在大家都喜歡看公眾號,大家只要稍微留心一點就會發(fā)現,有些文章閱讀量好幾千,但是點贊數卻維持在個位數。
怎么看待這個問題呢?閱讀量只能證明你標題寫得有吸引力,或者是你的粉絲基數本來就很大,而點贊數卻證明了大家看完內容后的認同價值。
這個道理可以用我經常講的一句話來概括:標題黨只能引起關注,而真正走心的文案,才能帶來銷售。
回想一下,你看完會點贊或者轉發(fā)的文章,是不是因為一看完就覺得:臥槽,說的好有道理,這就是我/這就是我需要的……然后自己就變成“品牌志愿者”了。
ps:這里的“品牌志愿者”是互動傳播很重要的一個概念,后面有時間了專門就這個詞聊一聊。
這樣的文案,其實就是走心的文案,我把它叫做有洞察的文案。
怎么寫有洞察的文案?
洞察是每個做過幾天的文案都會聽到的詞匯,因為在創(chuàng)作會的時候,經常有人要求你:來啊,洞察一下這個族群的心理吧。
關于洞察,我們今天講兩點。第一是真相,第二是鏈接。
什么是真相,就是事物的本質,所以洞察就是揭露事情真相的過程。當你找到了別人不知道的真相,并把它說出來,那么你的文案就具備了不可拒絕的說服力,這就是洞察的作用。
舉個例子,紅星二鍋頭曾經出過的一句廣告語。
有兄弟,才有陣營。
這句話背后就隱藏著一個洞察:人是需要組織和歸屬感的動物,所以說出這個觀點之后,你是無法被拒絕的。
當然,這里要注意的是你的洞察必須能關聯到你的產品,否則做得再花哨也沒什么用,比如他這個,他的潛臺詞是,如果人是需要歸屬感的動物,那么紅星二鍋頭就成為了創(chuàng)造歸屬感的精神符號。
第二點,聯接。
聯接本身是一個生物學的詞匯,還有一個詞匯叫神經元。神經元是人類感覺傳遞最基本的單元,而人類感覺通過神經元的傳遞過程,就叫聯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