俊世太保:強大的微信或許只是半張船票
來源(廣告買賣網) 作者() 閱讀() 時間(2015/7/3 11:27:17)
或許在初期需要從騰訊平臺偷點用戶,但之后他們形成的社交關系與騰訊迥然相異。拿我手機中安裝的一些社交軟件舉例,探探、請吃飯、撿人、網易花田、Same、抱抱、Echo回聲,這些產品沒有一款產品需要騰訊的社交關系。就連初期依托QQ社交關系的微信,也和QQ存在著巨大的差異。
移動互聯(lián)網本質上是去中心化的,用戶的需求被不斷細分,并不斷涌現(xiàn)出新的產品。Facebook很快意識到了這種變化,所以其移動戰(zhàn)略是把自身分割,依托自身的優(yōu)勢做大做強。
但騰訊過于沉浸在微信的成功之中,或者應該說移動游戲的成功中,而錯失了一次再次自我革命的機會。我們發(fā)現(xiàn)騰訊的一款產品,如果沒有強制捆綁微信,那幾乎意味著必死無疑。
但現(xiàn)在的微信承載的東西實在太多,金融、O2O、電商、游戲、廣告.....互聯(lián)網的幾個每個角落我們都能看到微信的身影,留給騰訊旗下獨立產品的資源所剩無幾。
而早前孵化出來的新聞客戶端以及視頻,雖然是移動互聯(lián)網的另一大入口,但很悲哀的是它們沒辦法孵化出新的產品形成裂變。而我們再看Facebook,其用Facebook的移動端聊天需求硬是孵化出了Messenger,而Messenger是一款足以與微信相匹敵的產品。
九敗一勝的互聯(lián)網很難基業(yè)長青
前不久我和朋友聊天,說到了兩件事情。第一件事是關于為什么騰訊在移動端的社交產品,除了微信之外,就再沒有其他產品了。他回答說,互聯(lián)網沒有什么免死金牌,九敗一勝做失敗是正常情況,做成功才是小概率事件。即使連Google這個搜索引擎巨頭,試水社交都連續(xù)失敗了3次,備受關注的眼鏡項目也已接近夭折。
而第二件則是因為朋友的弟弟,初中文化水平,但最近弄了一個微信公眾號,發(fā)的都是一些草根喜歡看的標題黨短視頻,一下量變形成質變,為他帶來了巨大的收入,F(xiàn)在一個月光憑廣點通就能掙好幾萬,已經遠超一般的自媒體。當我知道這件事的時候,就和朋友在討論,現(xiàn)在他弟弟這樣每天旱澇保收,算不算已經實現(xiàn)財務自由了。
朋友回答說,幾年前他玩開心網的時候,發(fā)一條廣告也有2000元,但后來開心網自己都死掉了,F(xiàn)在這些完全寄托在微信平臺上的公眾號運營者自己也很焦慮,因為他們也無法確定哪一天微信就死掉了。
微信會不會死?這個眼下我沒辦法判斷,但圖片和短視頻方向,騰訊現(xiàn)在都沒有抓住確是不爭的事實。微信現(xiàn)在也在經歷和當年微博一樣的痛苦,隨著用戶年齡階層逐漸老化,年輕用戶已經認為玩微信不再是一件酷的事情了,他們現(xiàn)在更愿意去玩In、Echo這類新興產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