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么廣告吸引人,但最后卻沒有買?
來源(廣告買賣網) 作者() 閱讀() 時間(2015/9/11 10:39:51)
更貴的水餃,通過倡導“吃點好的,很有必要”,減少奢侈消費的心理負擔:
結語
心動不等于購買。
即使把所有的賣點都宣傳給消費者,讓消費者無比心動,也可能因為感知風險而放棄最后的購買,或者推遲購買。
“再看看吧……”
這時候就需要重新回顧策略,問自己——我的產品規(guī)避了消費者的所有感知風險了嗎?
功能/健康風險:他們擔心功能不靠譜?擔心有害健康嗎?
財務風險:他們擔心這次會買貴了嗎?
時間風險:他們擔心自己額外花時間嗎?
社交風險:他們擔心買了之后有損形象嗎?
心理風險:他們買了之后有心理負擔嗎?
那么在看過上面的分析之后,您對如何通過廣告來吸引消費者的注意是不是有了新的理解了呢?